1949年,在渡江战役期间,人民解放军从西起九江、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胜利横渡长江,成千上万的船工为了解放江南,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,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。在长江工委组织领导下,江阴有57条民船、170多名船工参加渡船总队,承担3个渡口的运兵任务,有数十人被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特等功、一等功、二等功等奖状。本期围绕江阴籍特等功船工,重温他们的英勇事迹,以此缅怀为解放军渡江和江阴解放而英勇奋战的幕后功臣。
陆留宝:担任跨江侦察向导
1949年春,29军86师256团干部战士在靖江江边村子里安营扎寨,开展紧张的战前练兵活动。随后,256团接到突破长山中、西段的渡江任务,团长、政委对那里的敌兵部署情况还不太清楚,要深入实地摸清敌情才能做到知己知彼。于是,团部把派遣侦察员进行战前火线侦察的计划报告军师首长,很快得到同意。团部经过讨论,决定将任务交给1营营长尹家丰、1连连长陈宽衔、1连2排排长张朝贵和1名通讯员来完成。当时,华中一地委为配合解放军横渡长江在靖江江边设立江南办事处,按29军要求决定派陆留宝担任向导,用交通船送256团4人去长山侦察。陆留宝是江阴长山安全村人,解放战争期间专门来往于大江南北,为解放区采购物资、掩护运送党的地下工作人员。陆留宝自接到命令后就与尹家丰等活动,伺机返回江南侦察敌情。3月下旬某晚,月黑风紧春寒料峭,茫茫江面一片漆黑,换上便服的尹家丰等4人精神抖擞地跟随陆留宝来到江边的一艘小木船,由陆留宝驾船向江南驶去。此时,国民党军对长江封锁极为严密,江上没有民船往来,敌巡逻艇频繁出没来回搜寻可疑船只。陆留宝选择敌舰艇驶过后随即迅猛航行,避免与敌船相遇,由于他熟悉这条水路,小木船似离弦之箭直驶长山东段水面,那里在山影笼罩下的阴影中能避开长山、黄山敌军炮垒和江面游弋巡逻艇探照灯光的搜索。
在陆留宝的带领下,尹家丰等人很快到达南岸江边,从一采石场旁上岸朝西南方向爬上长山山顶。他们有时隐蔽在丛林内仔细观察长山中、西两段的山道,有时走出树林匍匐在岩石下观察长山、黄山及山下石牌港的敌军据点。夜深人静万籁俱寂,只有江面上时而响起刺耳的敌艇隆隆声,陪同侦察的陆留宝焦急地仰望时隐时现的星斗,看时间差不多便提醒尹家丰赶快返回以免延误大事,侦察员们在查看了江边各个登陆点后,从原路折回乘船返回江北。此次到长山实地侦察敌情,发现了敌人江防空隙,掌握了长山一带敌垒分布,熟悉了南岸登陆点的地形、道路。不仅对256团突破长江江防、攻占长山有积极作用,而且对全师、全军在渡江战役中采取何种战术也有重要参考作用。(资料来源:田柳撰写《256团1949年突破江防追记》,根据田柳采访时任256团团长任球整理而成,收录于《江阴文史资料》第二十辑,政协江阴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,1999年10月出版)
陆留宝
申阿才:护送王征明渡江打入江阴要塞
解放战争时期,申阿才在长江两岸跑运输,一次偶然机会碰见同乡黄岳详,在他的介绍下,申阿才参加了我党地下交通工作。1949年4月中旬,组织上安排申阿才和缪学广护送华东局社会情报科科长王征明过江,原来王征明接到了负责要塞策反的任务。4月17日,王征明化装成商人开始渡江行动。几人乘着一只舢板船(有3名船工),深夜行至离靠近长山处,准备涉水登陆时突然传来一声枪响,几人判断可能已被国民党的哨兵发现疑点,考虑到事关大局,冒险硬上不行,只得掉转船头驶回北岸。笫二夜,江面上空云层笼罩朦胧一片,能见度很低,正是偷偷渡江的大好时机。几人待夜暮深沉启程出发,再次在波涛声中向南驶去,在交通船负责人查小龙的带领下疾徐有致地操橹南驶。这次渡江非常顺利,不到2小时船已经到达长山外边的滩上,在离岸几十米处,王征明、缪学广和申阿才三人涉着齐腰深的江水登岸。攀上岸时已是后半夜,三人假装渔民在长江边插网察看一段时间后,顺着密道走向长山山顶。路上遇到2个人跑来找船要想过江,缪学广上前攀谈,了解到他们是自己人,准备回苏北工委,并告之敌人已全部调防走了。3人就从半山腰直冲山顶,越过山顶上的土壕。在山顶上察看周围情况无碍后轻步下山,穿过一块块刚抽穗的麦田。快到河北村时,3人商议由申阿才先去探查情况,联络准备去落脚的周小二家。突然一个国民党哨兵走到王征明附近,幸亏雾气浓重没有被发现。申阿才刚到村口,村子里的几条狗乱叫起来,敌军岗哨也来排查。申阿才从麦田里逃回去,3人无奈只得向后撤退,又转移到长山上的树林里。3人察觉到情况有变,一定是河北村附近已驻有敌军(附近吴家村进驻了一个连),不能再到周小二家去,但要赶紧找落脚点,天亮后更难躲避敌军岗哨排查。申阿才提议去他家住,但安全村那边也驻有一个连敌军,只能绕道而行,淌过石牌港河,绕过敌军据点岗哨,深夜到达申阿才家中。申阿才母亲找了几件衣服给他们换上,叫他们睡在阁楼上。尽管行动很小心,还是引来了在村口放哨的国民党士兵,一个哨兵背着长枪来敲申阿才家的门,问他母亲:“刚才你家为什么开后门?”她机智地回答:“是我老头刚从外面打鱼回来。”拿出五个鸡蛋将哨兵打发走了。第二天一早,申阿才领着两人到达石牌镇,随后王征明顺利进入国民党江阴要塞。4月22日,随着江阴要塞7000多名国民党官兵举行阵前起义,黄山炮台回到人民手中。(资料来源:申阿才口述,承巧生、杨兴文整理《我在渡江前夕的地下交通工作》,收录于江阴市新中国成立后“三亲”史料丛书城东街道卷《蟠龙春晖》,政协江阴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、城东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编,2012年3月出版。)
申阿才
孙泉荣、徐林才、徐满才:扬子江上英雄船
孙泉荣家住在长江边,解放战争时期,全家人靠跑船运输糊口,孙泉荣父亲与两个弟弟租一条载重6吨的木船,孙泉荣与本村徐林才、徐满才3人合伙租一条载重12吨的木船。渡江前夕,孙泉荣的船曾为解放军运过3次军用药品,有一次3人去苏中后回程至苏北季家市停歇时,遇到同乡的共产党员黄岳祥动员他们参与渡江工作,他们积极响应,把船开至四昌河停靠了约一周。某天夜里,孙泉荣等人按照解放军要求连夜将船开到四圩港,南岸就是江阴夏港一带,后又驶进离长江不远的村庄旁,停靠在临时开挖的河中,停在一起的大小船只共83条,船上用青竹枝等物遮盖隐蔽。孙泉荣曾在全面抗战时期参加过革命活动,又读过两三年书,就被选为大队长。孙泉荣、徐林才、徐满才还给部队写了决心书。1949年4月21日下午,解放军趁涨潮时将内河水放足,山东人王保生及姓薛的同志向船工们宣布说:“你们将船只上的所有设备如绳、帆、篙、橹、桨等都整理一下,放在顺手的地方。”然后命令船工们将船开到四圩港中。傍晚,随着一声令下,解放军身背枪、弹、米等物纷纷上船。因孙泉荣、徐林才、徐满才3人驾驶的船大,并且对地形熟,就首先扬帆乘风破浪在夜幕中直奔江南,其他船也紧接而上。由于风向好,船行动自如很快就到南岸的新沟河处,战士们一跃而上,顾不得滩涂泥浆、芦苇根戳脚痛,带着半湿的身子一鼓劲冲向圩岸,他们冲进一碉堡内见到1名老人,他说敌军已逃走了。第一批送完后,孙泉荣等3人急转船头变动篷脚索的位置,轻载顺风直奔江北开始第二航次,这条船当夜共运送5趟,将约400名解放军送达长江南岸。22日白天,敌机在上空盘旋,时而掷下炸弹。船工只能停在苏北休息,晚上仍运送解放军。23日晚,运送人员都是十八九岁的姑娘们,手臂上戴有“红十字”袖套。船到对岸搁浅靠不上滩,姑娘们又不敢下去,孙泉荣去背了4人,其他女同志见水并不深,也都下船涉水上岸。24日白天,解放军干部叫他们把船停好,去领航两条各装有5匹马的江西籍船,将马运往江阴北门浮桥头,靠岸后马不敢上岸,解放军就在岸上拉紧缰绳,5匹马都一跃而上。孙泉荣对解放军王保生说:“我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,让我回家一趟吧。”王保生很爽快地答应了,并说也去他家认一下,两人就到长山老家宿了一夜,第二天回到黄田港,因两条江西船已经离开,就雇1条小船到苏北找到自己的船,后来又根据安排装运两三次担架队和一趟米。(资料来源:孙泉荣口述,承巧生、徐国昌整理《特等功臣孙泉荣忆渡江》,收录于江阴市新中国成立后“三亲”史料丛书城东街道卷《蟠龙春晖》,政协江阴市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、城东街道政协工作委员会编,2012年3月出版;《扬子江上英雄船》,收录于《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》江阴分卷,江阴分卷编辑委员会编著,江苏人民出版社,1999年12月出版。)5月,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给孙泉荣、徐林才、徐满才“扬子江上英雄船”锦旗(锦旗上的名字分别为:蔡全云、徐林财、徐满财,孙泉荣在其他一些资料中名为孙全云。)。
徐林才
孙泉荣
(徐满才在1986年因病去世,目前江阴市档案史志馆未征集到他的照片资料,相关人士若有这方面资料提供,欢迎联系沟通。)
人民解放军28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“扬子江上英雄船”奖旗
申金才:渡江支前立功
1949年4月,申金才和徐礼兴、徐小才、徐才林4人运输军用物资来到靖江季家市。当时解放军指战员正在积极备战。他们被战士们的战斗热情所感动,便要求留下来参加渡江战役。白天,他们接受形势教育,晚上投入紧张的渡江训练,并教解放军战士游泳、摇橹、把舵,掌握渡江掌船的本领。4月21日晚,人民解放军向江阴方向发起渡江,申金才和徐礼兴、徐小才、徐才林分别驾驶2条船,载着解放军指战员向南岸驶去。风越来越大,船离南岸越来越近。徐礼兴不断探测水位高低,及时向指挥员报告水情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解放军战士顺利渡过长江登上南岸。当天晚上,申金才来回7次,把200多名战士送到江南。徐礼兴、徐小才和徐才林的一条船也来回运了3次,其中有一次把一些不会游泳的女战士背上江岸,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此后,申金才获特等功臣,徐礼兴等3人获一等功臣。(资料来源:《申金才、徐礼兴等渡江支前立功》,收录于《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》江阴分卷,江阴分卷编辑委员会编著,江苏人民出版社,1999年12月出版。)
申金才
版权所有:江阴市档案史志馆 Copyright©2020 www.jydaszg.cn丨苏ICP备2025187623号-1 技术支持:江苏领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|